- 公司動態
污水處理成環保投資“第二槍”
2014-03-26 11:28:58“霧霾戰”無疑是今年環保事業打響的“*槍”,而環保行業中的污水處理板塊,也緊跟著升溫,成為資本市場“第二槍”的靶子。據記者統計,涉足污水處理上市公司共有36家,總市值2703億元。
在污水處理這個鏈條上,資本市場緊盯著的是上游的設備和藥劑、中游的工程實施以及下游的運營三個板塊,這也是產業鏈上的“三個活水源”,不少企業正在把資金流注入這三個板塊。
“我個人認為處于下游的運營環節*重要,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運營好是上游的好設備,好工程設施的*好檢驗,未經運營效果檢驗的設備與工程都不能自封為好。而目前我國環保產業鏈的總體生產水平處于發展中國家的中上水平,發達國家的中下水平,*脆弱為運營環節,其次為工程,產品較好。”國家環保總局華南環科所副所長許振成告訴記者。
我國的水污染治理產業鏈呈現金字塔形,自上游到下游,收入占比逐漸減少,但是利潤率水平逐漸升高。這種結構決定了在水污染治理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情境下,全產業鏈的整合。
從2013年1月至今行業內共發生了16起并購事項,交易總價值8.9億元。并購事項較多的是碧水源和國中水務,均發生2起并購事項。
上游:市場分裂毛利率低,超濾膜值得關注
在污水處理產業鏈上,上游的設備、藥劑等占據了產業鏈收入的53%。
據了解,污水處理行業的上游主要表現兩個特點:一方面產品種類繁多、市場分割嚴重;另一方面競爭較激烈、利潤率相對較低。根據《中國環保產業》的統計,樣本企業產品數量總計在2500種左右,水處理藥劑、材料、檢測儀等種類都在100余種,每種產品對應的收入不過兩百萬元,利潤更是不到一百萬元。
目前國內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廠家大多規模不大,并以民營企業為主,能夠提供成套設備的企業很少,大多數以生產成熟的單機產品為主。除了本土企業,利用國外技術的合資企業是這個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占據了高端設備市場,國內企業則集中在管材、水泵、風機等傳統產品市場。
在上市公司中,污水處理設備包括消毒設備、超濾膜、反滲透膜、水泵和鼓風機等,藥劑包括活性炭和聚丙烯酰胺。其中,碧水源和津膜科技(行情,問診)的濾膜、超濾膜以及傳統處理方式使用的鼓風機值得關注。
中游:“膜技術熱”有待考究,產業延伸趨勢
“膜技術”成為業內和市場的熱詞,在這個環節上*廣受關注,但許振成卻對此抱有冷靜的態度:“膜技術僅是依托材料技術進步而促使傳統的物理過濾工藝革新應用的一種污水處理新形式,是近四十年數十數百件新形式中一種。本人認為并沒有特別重要之處,之所以有人在市場上宣傳為很重要,一是我國實施了偏嚴的排放標準,二是有人乘制度規范不完善之機力圖獲取超過實際環境效益的過分經濟利潤。”
目前,膜法飲用水凈化工藝在我國城鎮供水領域的占比仍較低,“國內使用膜技術處理的主要是企業和工業園區,但是成本高,一般在4000-5000/噸水,珠三角地區的主要客戶是涉及重金屬的電子行業。國內的應用技術比較成熟,但是材料大部分還得進口國外。”國家環?偩秩A南環科所高級工程師龐志華告訴記者。
國內膜應用技術較為成熟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津膜科技和碧水源。
津膜科技近期研發熱致相膜成功,該公司通過上市募集資金投入復合熱致相分離膜和海水淡化預處理膜項目,有效突破膜組件產能瓶頸,項目達產后,公司膜組件年產能達415萬平方米,是目前的4倍。
一方面,膜技術企業自己做強做大,另一方面也在尋求強強聯合。2013年6月碧水源發布公告,收購京建水務20.82%股權,以雨污水的收集、處理、回用和城市防汛保障為京建水務主營業務。而致力于水處理技術與膜材料技術的研發、生產與應用的碧水源通過此次并購,從中游延伸至下游,強強聯合。
“我堅信環保產業必然會長鏈化,不只是工程與運營兩個環節,而是會發展到幾個環節、十數個乃至數十個環節。”許振成也向記者表示。
下游:有待打開,市場潛力高于上游
下游的運營包括工業廢水以及市政生活污水處理。
總體來看,在處理技術、運行波動、資金支持等幾大問題上,我國工業廢水第三方運營的市場門檻要高于市政生活污水,這也造成了目前國內成規模的運營工業廢水處理的企業非常少,主要參與的是國外具有技術和資金實力的公司,如威立雅、聯合環境、中法水務等。國內的企業如創業環保、中電遠達、桑德國際等,均參與個別項目。
“國外資本對我國環保產業有很大的興趣與進入的布置。各企業有各企業的策略。但我相信不論資本來自何方,要在中國環保市場中有所作為,必須將外來優勢本土化。而以行政背景與國資投入為背景的企業以北方地區為優勝,以市場與民資為背景的以南方,尤其珠三角地區為優勝,并具有較好的成長空間。如*近香港上市的中滔環保是一家上升較快運營較好的本土企業,他們創立了環保企業與生產企業自主服務市場的經營模式。”許振成告訴記者。
而針對未來發展趨勢,申銀萬國分析師王威認為,國內水務產業鏈的發展機會是在下游而非上游。因為下游門檻更高,再加上運用類業務壟斷的性質、帶來了較高的毛利率水平。而在上游,國內企業的水處理設備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門檻低,大量的企業參與競爭導致利潤率水平低于下游。
對此,許振成也表示同意:“環保產業發展的根本是進一步打開,規范與完善下游運營市場,要減少行政對產業鏈各個環節管得太多,管得太細而管得不到位,管得矛盾四出的狀況。要構建環保企業與生產企業自主互相服務市場體系,形成責任分明的產業環境。”
污水處理業上游:兩種工藝核心物質各異,濾膜已實現替代進口污水處理任重道遠,而同時,水處理行業也孕育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不過在上游市場,水處理設備市場種類繁多包括管道、污泥處理、消毒、膜、儀表燈幾大門類,以及上千種具體設備。種類龐雜的設備、藥劑種類,造成上游市場高度分割,成為市場快速增長障礙。
“目前水處理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膜處理法,有時會同時使用。涉及到的設備很多,不過*重要的還是水泵、鼓風機、膜這幾種技術、造價都比較高的設備。”上海一位環保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記者將從兩種水處理工藝出發,尋找水處理行業上游核心物質。
傳統工藝核心:水泵和鼓風機
活性污泥工藝是主流水處理工藝,通過將空氣連續鼓入含有大量溶解有機物質的污水中,利用活性污泥上大量的微生物,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液體產物和固體產物,*后再進行固液分離,從而實現污水處理。
活性污泥工藝一般要經過初級處理、一級處理、二級處理、深度處理等幾個階段。而一級處理主要在初沉池中進行,將會應用到水泵、鼓風機等設備。
國內水泵設備上市公司主要有南方泵業和新界泵業,南方泵業公司戰略布局定位高端公司重視研發新產品,以不銹鋼離心泵為核心,從水處理領域向環保領域進軍。
新界泵業將以農用水泵、城鎮生活用泵為主,并涉足環保水處理行業,2012年收購了浙江博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向環保工程、污水處理領域擴張。
另外,高壓離心鼓風機也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核心設備,直接決定其效果與能耗。處理流程中主要使用高壓離心鼓風機用于曝氣池增氧,促進好氧微生物生長,是污水處理廠的核心設備。
目前主要以意大利新比隆、韓國SJT、丹麥HV、日本日立等進口產品為主,一般來說,一個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需要配備4臺高壓離心鼓風機(3轉1備),風機設備投資約400萬元。據風機協會統計,未來3-5年用于污水處理的離心風機每年市場達30億元。
國內涉及鼓風機的上市公司包括陜鼓動力、山東章鼓和金通靈。
3月11日,山東章鼓公告,成功研發“污水處理用脂潤滑羅茨鼓風機”新產品。該產品為公司專門針對污水處理行業研發的新產品,在產品結構和性能上得到大大的改善和提高,基本可以對一些進口鼓風機進行替代。
而金通靈在2012年11月與斯凱孚(中國)銷售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新型磁懸浮式高速離心鼓風機。并且,預計新型磁懸浮式高速離心節能鼓風機綜合效率較原有污水處理用高效單級高速鼓風機提高8%以上,達到國際領先技術。
經過污泥處理工藝后,一般還會進行深度處理進行消毒,主要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或氯消毒殺菌等。
國內生產活性炭和聚丙烯酰胺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寶莫股份和元力股份,而山大華特是國內領先的二氧化氯發生器、消毒劑*制造企業,已形成八大系列一百多個規格的二氧化氯發生器產品以及十余個規格的衛生消毒系列用品。
先進工藝核心:濾膜實現進口替代
隨著對水資源的訴求提高,以活性污泥及其改良技術為主的傳統的水處理技術無法滿足對水資源化的要求,逐漸發展出的膜技術。主要有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膜技術,各種膜技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孔徑尺寸由粗到細。
膜技術具有工藝流程短,系統穩定性高,出水質好,除磷脫氮效果好、占地少、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缺點是初始投資成本高,運營過程中膜的清洗也會增加運營成本。
目前國際上在技術上領先的企業包括GE、陶氏、西門子、海德能、三菱麗陽等,并且其中多數早已進入中國市場。
GE在中國有兩大基地,一是2003年成立的無錫生產基地,共有6條生產線,產品涉及化學助劑、卷膜、反滲透膜、超濾膜、TOC總有機碳分析儀、EDI電去離子模塊等;二是上海研發基地,研發領域包括化學藥劑、膜處理等,開發的反滲透膜已經成功應用于飲用水和飲料行業。
而中國是陶氏的重要市場。2011年陶氏在亞太地區106億美元的銷售額中,有45億美元來自大中華區域,占陶氏亞太地區的43%,占全球銷售額的7%。
國產濾膜近年來快速發展,本土產品實現進口替代。
碧水源是世界上同時擁有全套膜材料制造技術、膜組器設備制造技術和膜生物反應器水處理工藝技術與自主知識產權的少數公司之一。
津膜科技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天津工業大學膜分離研究所,津膜科技的業務集中在超濾和微濾膜領域,其市場空間主要在市政供水、市政污水處理及回用、工業水處理和海水淡化處理領域。
反滲透膜的龍頭為南方匯通,目前擁有300萬平方米反滲透膜產能,占國內10%的市場份額,產品毛利率達40%。
與現有的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膜等各種膜相比,丹麥Aquaporin公司利用DNA重組技術研究開發的仿生水通道蛋白液體膜孔徑只有0.5納米左右,可通過分子量達到個位數基本,比目前*精細的反滲透膜還要精細,同等壓力下,水通道蛋白膜的通水量是現有反滲透膜的約8倍,鹽截留率達到96%。
而該技術曾獲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代表了水處理領域的未來方向之一。
2013年8月,國中水務與Aquaporin公司計劃投資2500美元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Aquaporin公司以無形資產出資,新公司將主要從事中國市場水處理仿生膜的研發、商業化、改進和銷售,并且使用仿生膜研發和商業化水處理/海水淡化系統。
污水處理業中游:膜處理市場將達76億,碧水源并購延伸產業鏈
短短20多年,膜作為一種新興高效的分離技術廣泛應用在電力、紡織、化工、電子、冶金、石油、食品、飲用水凈化、工業水處理、生物制藥、發酵等各個領域。
“在我國因為水的問題比較嚴峻,因而膜技術在水處理領域應用發展的比較快,尤其在廢水處理,特別是水資源再利用方面有廣闊的前景。”國家環?偩秩A南環科所彭曉春主任告訴記者。
他還告訴記者,膜法水處理市場前景光明,在現有的污水深度處理工藝中,膜處理方法是相對成熟的技術。
信達證券行業分析師左志方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十二五”時期,膜法污水處理市場年均容量將達到76億元,如果飲用水市場也開啟,將進一步提高膜市場的成長空間。
膜法污水處理市場將達到76億“新增污水處理市場54億元大中城市污水基礎設施建設高潮已經臨近尾聲,2010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5%,未來小型城鎮項目將會成為新的增量增長點,新增設施的處理規模將以中小規模為主。”行業分析師左志方表示,“十二五”規劃將要求縣級鎮,尤其是重點鎮建立污水處理廠。
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市政和工業均包括在內)將延續“十一五”期間的增長趨勢,2015年末,規劃的全國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20805萬立方米/日,新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資金總量約為1351億元(包括新增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假設新增污水處理能力中使用膜技術的占比提升到20%,則市場空間為270億元,平均每年54億元。
根據目前環保部的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把現有的出水標準為二級的污水處理廠全部提標為一級B;重點流域的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將提升為一級A。
“截至2008年,達到一級B排污標準的污水處理廠僅僅達到一半,有31%的污水處理廠仍然只能達到二級排放標準,有7%的污水處理廠達到一級排放標準。我國近幾年每年新增1300萬噸的污水處理能力。”
上訴分析師左志方認為,“2009-2010年的新增污水處理能力全部達到一級B排污標準,50%的一級B排污標準改造為一級A,按照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能力13392萬噸/日的能力測算,“十二五”期間需改造的污水處理產能達到5563萬噸,即年均改造需求達到1112萬噸,假設其中10%應用膜技術,將帶來112萬噸的需求,按照每萬噸改造投資2000萬元估計,年均約22.4億元的市場。”
國內膜行業群雄爭霸
全球膜市場組件的銷售額已經突破100億美元。在國內市場中,外資品牌占據比較高的市場地位,海德倫(美國)、陶氏(美國)、GE(美國)、西門子(德國)等牌*度明顯高于國內廠商。國內市場*度相對較高的是碧水源、天津膜天膜(津膜科技)等。
膜技術是水處理行業的一塊“肥肉”。不過,眼下這塊“肥肉”大多被含在外企嘴里。
德資企業美富特(MFT)膜科技公司技術總監許錦鵬稱,國內企業膜技術自主研發實力較弱,目前大多數技術從國外引進,國內具有自主研發實力的企業不超過3家。
中國膜技術研究起步并不晚,從上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研究,但因為各種原因中間一度中斷,而美國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發,且研究具有連續性。
但是整體來看,國內的膜及組件市場的集中度不高,正處于群雄爭霸的時期。
津膜技術豐富,碧水源專注MBR
碧水源是國內*大的MBR污水處理領域的開發應用企業,公司在大中型項目上的市場份額達到60%,主要的競爭對手是GE、西門子等跨國企業集團。
據了解,碧水源擁有包括膜生物反應器(MBR)污水資源化技術、工業廢水處理MBR組合工藝技術、微污染地表水處理技術、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自來水處理、水務投資及運營服務等水處理整體解決方案。
為提升公司在北京地區的發展空間,2013年6月26日,碧水源公告,公司擬與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增資北京京建水務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以超募資金出資1億元,增資后持有京建水務20.82%股權。
公司稱,借助京建水務的水務市場基礎及市場運作能力,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特別是使碧水源公司在北京地區市場基礎更加牢固與穩定,從而使公司在北京地區市場的優勢得以進一步加強。
此 外,2013年11月碧水源公告稱,擬以現金2.1億元認購武漢控股(行情,問診)非公開發行股票3573萬股,認購價格為5.95元,將持有發行后武漢控股5.04%的股權,成為武漢控股的一個主要股東。
武漢控股認為,公司與碧水源同處環保行業,在污水處理產業鏈上處于上下游的關系。
據記者研究中發現,在膜法水資源化領域,津膜科技是國內*早、*為領先的膜材料研發生產企業之一,2007年產業鏈向下游延伸,進入膜法水資源化整體解決方案領域。
該公司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了膜法水資源化核心技術,突破了發達國家壟斷。
膜工藝涵蓋:連續膜過濾(CMF)、浸沒式膜過濾(SMF)、膜生物反應器(MBR)、雙向流膜過濾(TWF)。
不同工藝應用于不同領域:CMF、SMF主要處理相對清潔水,應用于市政污水、工業廢水、給水凈化、海水淡化,占整個應用領域的絕大部分。MBR不需要二沉池,占地面積小,對氨氮、COD去除徹底,應用于市政污水、工業廢水領域。TWF主要應用于工業特種分離領域。
天津工業大學膜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杜啟云表示,目前在國內的上市公司中,碧水源等屬于中國膜技術市場中具有核心技術領域有一定的優勢,但放眼國際國內公司也只能算“小公司”。在這方面國內產學研各方還需共同努力。
污水處理業下游:研發與市場不分家,污水處理BOT模式存風險受兩會期間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影響,污水處理等環保概念股漲幅明顯。有關數據顯示,3月初以來,多只污水處理概念股均逆勢上漲近10%。其中開能環保(行情,問診)實現漲停。緊隨其后的是興源過上漲9.25%,另有國中水務,興蓉投資等都漲勢兇猛。
技術研發:投資大但投資回報效率低
在傳統定義中,水務企業包括供排水、水電、水源工程、管網建設,節水、污水處理以及相關設備生產等一系列產業節點形成產業鏈。
整個水務產業中,污水處理行業屬于產業鏈條偏末端的位置,其上游相關行業主要為污水處理設備制造行業,下游行業模糊,經污水處理的水體一部分回用給用戶,另一部分直接排放給自然水體。
“我國目前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已相當成熟,其核心技術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對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進及發展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這些技術與美國乃至世界的技術都是基本接軌的。但是,我們可能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高效率,低投入。投資規模很大,但是投資收回期又很長。相較于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距。”美國PURE GEN水處理設備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雖然我國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增長迅速,但在污水處理能力上存在著利用率偏低的問題,全國近2千多座污水處理廠中,有一半處于半開工狀態。
收費標準定價過低,無法滿足正常運行所需的費用;污水管網的建設相對落后,導致實際處理量并不高。
運營管理:市場與研發不分家
隨著發改委對污水治理的關注力度不斷加強,水務公司逐漸將重心由“自來水生產銷售”逐漸轉向“污水處理”。
表現突出的如首創股份,公司主要從事基礎設施產業特別是水務產業的投資、運營和管理,主要業務涵蓋城市自來水生產、供水、排水等各個生產和供給領域。
2001年起,該公司專注于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兩大領域的投資。自2009年以來,污水處理的收益從29.17%攀升至今年的44.74%。
“優勝劣汰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軌跡,目前來看,我國的污水處理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并不高,行業內各企業的規模明顯地參差不齊。但相較于5年前,在技術力量上已經有了飛速的提升?梢灶A見,缺乏研發和技術競爭力的企業將會面臨更嚴峻的挑戰。”一位研究員告訴記者。
該研究機構正服務于上海一家*的水務公司,提到行業敏感性話題,她略顯保守地說:“技術與開發只是冰山一角,一些規模大的企業,更多是依托了資本的運作、運營管理、市場拓展等。”
巴安水務在市政污水處理以及工業污水處理方面都有著成熟的技術和研發能力。有趣的是,在試圖采訪巴安水務的技術部負責人時,他們表示“我們的技術人員都去跑市場啦”。技術人員沒有待在辦公室里搞研究,反而投身于市場,這恰論證了,市場與研發的重要性已不分伯仲。
污水處理廠:BOT模式存風險
“建設—經營—轉讓”,作為國際通行的一種基礎性公共設施建設的融資方式,BOT模式使基礎設施商業化和私營化,吸引民間資本和外資投資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已經成為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的重要選擇之一。
在深交所,香港主板以及新加坡主板均有上市的桑德環境,憑借其技術水平,綜合實力及豐富的經驗,屬于國內環保產業的龍頭。在前幾日發布的公告中顯示其已中標長白山供水及污水BOT項目。總投資金額近人民幣150億元,其中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項目總投資約5000萬元,獲得特許經營權30年。
光大證券的研究員陳俊鵬表示,該公司2014年的業績首要來源于BOT項目,預計今年內生性業績增長有望達到40%。
與之相同的還有創業環保,這家在天津的環保公司*大的股東是天津市政府投資有限公司,持有57.52%的股份。該公司同樣通過BOT項目投建,形成了自來水供水,污水處理長運營,建設,設計咨詢,再水生產和銷售以及環保設備制造的產業鏈。
上海排水行業協會一位長期從事城市水務研究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盡管利好消息不斷,但BOT運營模式存在其不可阻擋的風險。“政策方面的風險是首當其沖。BOT項目怎么操作,完全是由政府來制定規則,并且全程參與的。消費者利益和投資者利益需要兼顧,而一些失敗的BOT案例,恰是由于政府能力不足,盲目簽署協議而導致的結果。”創業環保就曾面臨能否續簽天津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權的風險。
“其次,污水收費政策可能發生變化,從而使投資回收產生困難。各種運行成本的價格也在不斷地波動,風險很難規避。自然環境因素所引發的的風險,也是污水治理BOT項目面臨的一大困境。”
行業逐步延伸產業鏈
綜合上述采訪人士的觀點,目前水污染治理投資機會將出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工業廢水治理委托運營;其次是市政污水規模擴張;再次是膜處理設備與工程的推廣;*后是其他水處理設備的需求增加。
以中原環保為例,這家位于鄭州的上市公司,常年致力于污水處理業務,具有較強的區域性。
去年下半年,公司污水處理在穩定運營的基礎上,加大新技術的創新和研發力度,延伸產業鏈。上街水務污水處理采用改良氧化溝+深度處理工藝,處理水量280萬噸;開封水務處理晉開集團二分公司百萬噸總氨項目化工廢水,共處理工業廢水41.8萬噸,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2013年上半年公司中水銷售量為950萬噸,沼氣輸送量171.5萬立方米,實現收益225.8萬元。
上一篇:環保產業的盛宴:機遇與挑戰并存下一篇:農村給排水需要頂層設計
留 言
- 聯系人:華經理
- 電 話:15875999853
- 手 機:15875999853
- 郵 編:570100
- 地 址:海南海口市龍華區首利大廈802
- 網 址:
https://hky169.cn.goepe.com/
http://www.sz-minzhiyou.com